3月17日中午,我校高一年级财大商科班的四位同学及老师一同前往工商银行中华路支行进行《体验银行的金融服务》访谈活动。
工商银行中华路支行孙从义行长接受了学生的采访。同学们首先关心的问题是:在“互联网+”背景下,银行的发展遇到了哪些挑战,孙行长说互联网企业依托以移动支付、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将服务逐渐渗透到传统金融领域,第三方支付、电商小贷等互联网金融模式应运而生,使得商业银行不再是客户办理存、贷、汇业务的唯一渠道,对银行的客户营销、交易服务、业务发展、内部管理模式等的变革形成倒逼效应,同时金融与互联网的加速融合也催生了大量新型金融服务需求。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银行正在不断进行相应的转变,工商银行发布了互联网金融品牌“e-ICBC”:“融e购”电商平台、“融e联”即时通讯平台、“融e行”直销银行平台三大平台,为国内第一家发布互联网金融品牌的商业银行,这是工行拓展互联网金融的前期布局;2015年,随着国家“互联网+”战略的实施和互联网金融监管法规框架的日臻完善,银行业在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态度上也从被动防守转变到主动拥抱,各大银行纷纷加速推进“互联网+”布局,借互联网重新构建商业模式,取得了重要进展。2015年6月,工行又成立了国内银行业首家个人信用消费金融中心,为后期扩展消费金融业务做铺垫。2017年1月5日,工商银行在北京正式发布个人信用消费贷款品牌“工银融e借”,实现个性化、多层次、多元化的消费需求。网上业务的发展,也有利于银行“减员增效”,提高效益。
孙行长接着向同学们介绍了银行的各项业务,包括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令人欣喜的是从孙行长的介绍中同学们了解到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已经达到50%以上,银行中间业务的成长正在逐步改变传统的以信贷规模增长为主的盈利模式,使得商业银行盈利手段更加丰富,产品结构更加健全,其中,随着理财业务愈发受到银行和市场重视,理财业务收入也水涨船高,成为中间业务收入中的亮点。理财业务的创新主要在于两方面:产品研发的创新和销售与服务渠道的创新。同学们还了解到金融、会计、法律、计算机、营销等专业的人才都是目前银行所需要的,银行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包括:道德自觉、责任意识、诚信理念、进取精神、学习能力、服务观念、奉献品格等。孙行长语重心长地对同学们说,中学生要了解当代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的变化,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将来服务社会做准备。孙行长的话对我校学生开展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有很多启发和帮助。
这次访谈活动时间不长,但收获颇丰!同学们认识到,银行在百姓生活和经济发展中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在“互联网+”时代,银行各个方面均在发生深刻变革, 银行业不断创新,积极应对挑战,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在应对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很大的发展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