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五天的“瞭望科学”夏令营结束了。我有幸能够来到交通大学体验了五天的生活和活动,也感觉收获到许多。现在,我想借回顾夏令营的活动来谈谈自己的感想。
讲座
几天的活动中穿插着好几场精彩的讲座。开营仪式后,便是由武向平院士带来的大师报告——《宇宙的未来》。武院士用通俗易懂、风趣幽默的语言向营员们讲解了宇宙的起源、演化和未来。我们听的也十分入迷,仿佛跟着武院士在宇宙中驰骋,在后来的互动环节中,提问的气氛也十分热烈。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冯教授带来的讲座——《相对论与磁场》。教授首先谈了他对于物理,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学习物理的看法,我觉得十分的有道理。的确,物理不是一门用来应试的学科,它是关于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学科。我们学习物理,应该将最终目标放在科学探索造福人类上,而不是把公式知识一塞了事。知识并不是智慧,会运用知识那才是智慧。关于我们应该如何学习物理,老师提到我们要充分发挥空间想象能力,深入思考一下看似无聊的事情,就比如为什么正负粒子会相互吸引。我们应该注重思考的过程,去思考一个事物的本质,这才是能真正学好物理的方法。此外,老师还提到了有灵魂有思想有追求有涵养的人才,才是高校真正需要的。随后老师给我们讲授了一些基础的大学物理的内容,并且运用了很多例子,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狭义相对论、运动点电荷的电场、和磁场的本质,使我对大学物理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
此外还有许多精彩的讲座,如《展演数字的画卷–美术作品中的数学故事》。在讲座中,纪教授通过四幕著名画作带领营员们探索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十分有趣。
实验
在第四天我们做了两个实验——透镜焦距的测定和声速的测定。第一个实验是测定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焦距。在听完老师原理的讲解以及方法的演示之后,我开始了实验。首先也是我觉得最难的就是调整光路。要将所有光学器材的中心都调整在一直线上,就需要不断的变换物距像距直到所成大像与小像的中心完全重合。这样听老师说,觉得并不困难,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就遇到了各种麻烦,比如凸透镜和玻璃板是倾斜的,移动光源的螺栓拧不开等等。经过了大约七八分钟的调试终于是弄好了(老师说只要移三次..)。随后我开始了实验,此时实验室里已经关了灯像小黑屋一样了,我一边在右边移动透镜,一边在左边观察成的像是否清晰,又一边拿小灯照亮下面的刻度尺,再一边记下了实验数据......在一番努力之下我做完了实验。最后我将实验结果计算了出来,可喜的是每个实验的误差都不是很大,也算是一个小小的成功了。
第二个实验是测定声速。原先我认为测定声速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但在这次实验中我认识到了其实不管我们要研究什么东西,首先要把它的本质抓牢,然后根据它这些特点来确定研究计划,这样就能将其研究出来了。借助这次机会我也能够亲手来使用示波器这些仪器,使我感到非常新奇。
其他的一些活动
除了上述讲座和实验之外,科学营还为我们准备了许多精彩的活动。营员专场的音乐会使我享受了一场听觉盛宴;物理实验室参观中——有一部分内容可以当中讲座的延续——学长给我们展示了他们自主研制的实验机器,这时我才了解到原来如今最前沿的物理研究实验的设备,都是这些科研人员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地去订做最后自己来组装的,令我对这些科研人员产生了崇高的敬意;在商飞参观中,有幸能较近距离地观察国产大飞机C919,我感到十分自豪;素质拓展训练中,老师带领我们做了许多小游戏,也在一边不断地引导我们从这些小游戏中,感悟到一些大道理,的确是这样的,凭借这些小游戏,我们从一开始的互相陌生,到结束时相处融洽,使我受益非凡;交大社团之夜中,相声、街舞、民乐等,各个社团都带来了非常精彩的表演,我感受到了大学的青春活力。在这丰富的活动之中,无一不感觉到科学营的良苦用心。我体验到了许许多多的新的事物,使我在各方面都有了新的认识。
本次夏令营期间,我感受到了大师身上的科学精神,也体验到了交大的独特魅力。我仍记得教授的一句话:大学是一个平台,不只是用来学习,而是用来完善自我。在这里,科学与人文精神相互交融,是使自己得到升华的地方。虽然夏令营已经落幕,但是我们对科学的探索没有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