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下午,敬业中学商科班的十位同学参加了上海市银行博物馆的“5.18博物馆日”活动。工作人员向同学们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询问中学生语文学习内容,希望将博物馆与高中生语文学习相挂钩,增加中学生对银行博物馆的了解程度。
银行博物馆为了增加参观者的兴趣,增强感染效果,馆内还布置了有三个用真人大小的人像雕塑组成的场景,人像雕塑栩栩如生,再现了当时上海金融业发展中的情景:“清末民初钱庄”是反映早期钱庄里兑换钱币的情景;“兑银元”是反映一对夫妻与“黄牛贩子”悄悄进行银圆兑换的情景;“80年代初人民银行储蓄所”则是反映了一间原式原样的20世纪80年代初的公平路储蓄所。
钱币馆展示的内容主要分“中国古代钱币”、“中国近代钱币”、“中华人民共和国钱币”三部分,展示了新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这向同学们展示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发行的纸币、布币,到建国后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以及建国后最早的股票、在上海发行的第一张信用卡,并不难看出金融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帮助。
通过展览,同学们了解了,上海是中国近代银行业的发祥之地。到上世纪30年代时,上海不仅是中国的金融中心,在远东乃至世界的金融业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来自敬业中学2020届的商科班同学而言,金融财经不仅是当代的入门专业,更有着厚重的历史脉络,值得研究学习,发扬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