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词”的作业缘起于《宋词四首》的学习,同学们任意选取词牌名,去填词创作。因为在课堂之上,同学们都深深地体会到秦观《踏莎行》、李清照《声声慢》的用辞精妙,意境丰富。而对于自己作词,也都是磨拳擦掌跃跃欲试。这个活动一经提出,得到了很高的热度及参与度。
而填词,既可以让它简单,也能让它十分困难。它简单在老师仅要求符合每句字数即可,故填一首词只需相好要描写些什么内容,组织语句即可。而难在情感的表达,由于当天布置的作业,难免欲赋新词强说愁,那样的话难免填出的词有无病呻吟的空洞感。精益求精的同学,还自我要求押韵押平仄。这样的话对于基本意思的表达也将有多重限制。填一首好词,会非常困难。
就我而言,偏偏选择了长达96个字的长调,为了全词的平仄通顺,确是耗费了好一番工夫。选词牌时候没想那么多,就觉得“烛影摇红”这个词牌名挺映我那时寂静半夜冥思填词之景。选定完词牌,我开始酝酿情感。为了寻找感情胡思乱想,如捕风捉影,絮絮缭缭终是麻乱,而真实的情感,来时总是猝不及防。我烦扰得兜兜转转,逡巡间瞥见钢琴上摆着的表姐和我的幼年合照,想到彼一人惊鸿孤影于远方内地,久不通音讯,霎时思念与担忧纷纷而至,难过得提笔写下这首词。
当然非一蹴而就,我把平仄抄录在草稿纸上,一边随着感觉写句子一边注意押平仄。有时为了平仄,甚至不得不改变自己最初的意思,某句本身想写情,无奈押不住平仄只能写景先铺垫,然后再去思考合适的意象(应时又可以依稀显示自己感情)。而就算押住平仄,有时发现上下句文意不通顺,也要删去重来的。而最令我崩溃的一次,是我写了一大段,才发现除了平仄,我还得顾及韵脚这件事………还好,因为有真实的情感,支撑着我无论这“96”个字多么漫长,有多少次重来也都执念着去完成,去真实地表达宣泄自己的悲伤。
整首写完,大概历经2个小时,写完时,心情并不是很高兴的,也没有拿着本子自己欣赏。有的只是感情得以表达的舒畅,并随之深感困顿,仿佛用光所有力气。我懒得再阅,因为没有力气继续琢磨,一周后的现在看来,的确在某些细节,还能斟酌。
又看了其他同学的优秀作品,感叹他们用辞的巧妙,情感的充沛,有些地方的表达也令我眼前一亮啧啧称奇。这也一定是他们耗费苦工而钻研出的成果。非常值得赞美。
这项作业,在整个高二都得到了高执行,展现的许多好作品也是这项作业优质的体现,也是反映学生对这项作业的高认可、喜爱程度。每个人都经过这项作业,对宋词的理解也加深,倍感亲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