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寒冷的冬季似乎堆积了太多的懒散,去档案馆那天是小年夜的下午1:00。
刚走进档案馆,一线线昏黄的灯光投在我们身上,让我们在严冬感到无比温暖。仿佛百年的历史一瞬间铺成在大家面前,形成万里长卷,一段段刻骨铭心的史实即将被我们知道,多么激动人心啊!
讲解员是一位耐心的姐姐。第一个展馆是晚清时期见证历史的遗物。最吸引人的是玻璃窗里乾隆亲批的奏折,大臣轻巧的毛笔字震撼了我们的眼球,那是何等好看的字,让我们望尘莫及!
接着讲解员指着英国大使的书信向我们诉说自来水的由来。原来老上海人起先是用井水。后来经过一番争辩,英国人证明了自来水比井水干净多了。于是全世界人民都用上了自来水一直至今。心直口快的讲解员最后还风趣地说:“我看这自来水也没比井水干净到哪里去。看来当时上海人的质疑是有道理的。”
在档案馆的大门打开之前,我们何曾知道老上海的平静踏实背后是多少执着与坚忍?而今,我们又怎么不为艰辛的人们朴实劳动的双手而动容?
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东西都会随记忆的模糊而淡去。但我愿相信老上海的历史是与日月同辉,它淡淡的花香是老一辈人指尖萦绕卷烟的烟气,隔着一代代历史的洪流,随着口口相传或者穿透纸张的字告诉同样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撰稿:高一(7)班 徐瑒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