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德育天地 > 学生园地

揭下旧伤疤,勿忘久屈耻

作者:高二(2)班 方晴     发布时间:2015-7-22 点击数:1870

为积极响应“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70周年”主题教育活动,2015710日,高二(2)班全体同学在历经“长途跋涉”后,顺利到达位于徐汇区的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慰安妇研究中心。师生们随着上师大苏智良教授的脚步,参观了研究中心资料馆,并且认真倾听了苏教授与幸存者的报告。透过字理行间,在苏教授详尽细致的讲解与幸存者泣泪声声的控诉下,二战中关于慰安妇的暗淡历史被层层揭露,真相也渐渐浮出水面,终而水落石出。

现今每每提及慰安妇,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悲悯之情。的确,一群如花似玉的少女们惨遭日军的毒辣蹂躏,她们失去生育能力,她们失去自由,她们失去活着的意义和自我价值。像是娇艳的花朵失去阳光,失去水分,失去养料,她们的根叶被狠心折断,她们慢慢枯萎,最终悲惨地死去…….

在查阅一定资料史实后,我认为,慰安妇制度的由来与预防性病的流传和刺激日本士兵更好地为祖国效力卖命这两个原因密切相关。

虽说抗日神剧屡屡夸大功绩,极力丑化日本人以反衬中国革命者的伟大。但是剧中出现的日军每进攻占领一个地区后烧杀抢掠,对无辜百姓进行大肆杀戮和高压统治确实存在。这也可说是战争带来的最惨绝人寰的负面影响。如在某次日本对外战争中,性病患者竟然比战死人数还要多,原因显而易见!日军无法彻底扼制这种现象的发生,之后只能开辟“慰安所”满足从军士兵的性要求。同时为了有效地防治性病的传播,日军向慰安妇们发放安全套和避孕药等。这些蛛丝马迹都可以从研究中心资料馆内的藏品中获知。

战争的胜败会影响到每一个士兵的情绪与心智。由于中国人民誓死不屈的顽强抗日,日军深陷与华战争的泥潭之中。不知何时才会休战,不知何时才会结束,每次败仗后被上级将领所责骂都使日军随行士兵怨气冲天却无处发泄,因而,慰安妇成为无辜的发泄对象。她们既要承受非人待遇,又要承受精神凌辱。一旦没有服侍好日军,就会遭到言语上的辱骂与身体上的暴打,造成不可磨灭的伤痕……

从古至今,无论海内外,都大力呼吁与宣传人文主义。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的体现。然而慰安妇现象却与之彻底相悖!从自由平等着手,慰安妇们被强逼或欺骗入军,失去人生自由,失去平等,成为随时随地供日军动手打骂的性奴隶;从自我价值体现着手,许多本为革命奉献自我的女战士们被迫成为慰安妇,放弃革命斗争,放弃自我理想的实现;从反对暴力着手,日军施加在慰安妇身上的精神暴力远远大于肉体折磨!许多幸存者如今再度回首时,仍然惊惧交加以致秫秫发抖,涕泪交纵。

战争泯灭人性,无论是深受其害的慰安妇还是四处流亡的犹太难民。可是战火连天的艰难岁月中人性真的荡然无存吗?许多朝鲜妇女被诱拐至中国做慰安妇,最后却定居中国直至老死。因为感恩中国,她们纷纷改名换姓以重启人生新篇章。如毛银梅一人,从毛姓是因为毛主席带领中国人民抗日成功,完结慰安妇们的苦难生活。取名梅又是因为再嫁的中国丈夫偏爱梅花,爱屋及乌。这些点点滴滴已然最好地诠释了真正的人性美……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现在重提慰安妇事件可能令人感到陌生。也许会说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也该释怀也该放手。但有些历史,有些事情是需要永远铭记于心的,勿忘国耻!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2018 上海市敬业中学 ICP15052465
地址:上海市蓬莱路345号  电话:021-63685200

beian.png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4120号
域名:jy.hpe.cn    中文域名:上海市敬业中学.公益

 

 

当前在线人数:8947;累计访问人数:51074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