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束茉莉花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作者:高一1班 吴旻桥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中华骄傲,一共分为五节课,其中第五节课丝绸新路令我感触颇深,看到情深处不由泛起一丝哽咽。
讲述人是来自巴基斯坦的米斯巴·拉希德,她是巴基斯坦第一个本土汉语教师,被誉为“巴基斯坦汉语之母”,她讲述了她的老师常敬宇先生以及他的妻子杨老师在巴基斯坦传播汉语,为此奉献一生,甚至献出生命的故事,也表达了她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追求。
在最后米斯巴献给常敬宇先生一束巴基斯坦的茉莉花,她说:“杨妈妈最喜欢巴基斯坦的茉莉花,所以我把它送给您。”这一束茉莉花就像是杨老师,把中华文化的芳华散落在人间,久久不能消散。
我们从小就传唱着《茉莉花》这首民歌,自宋以来,也有不少文人墨客留下了赞美茉莉花的诗句,叶廷圭就写下“露华洗出通身白,沉水熏成换骨香。”来描绘茉莉花的冰雪之姿,馥郁之香。茉莉花还代表着东方美,一种纯洁、质朴之美。我相信,杨老师也是因为她这种如茉莉花一般的个人魅力,影响和教导了一位又一位学生,也把她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执着和热爱传承下去。
这一束茉莉花,代表的不仅仅是杨老师,更是那些默默无闻在无限岁月中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而不懈努力的人们,就像节目中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的教师,他们甘愿用自己的青春传扬中华文化,他们都值得被赞扬,被歌颂。而米斯巴在《开学第一课》这个舞台上,通过她和常敬宇夫妇这段深厚的师生情架起了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成就了一段丝绸新路。
在这条流传千年的丝绸之路上,记录了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历史,留下了中华文化发展的足迹,更传播了各个民族的友谊和文化。古老的丝绸之路已经掩埋在风尘飞沙中,作为现在的中华儿女,我们更应该学习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它的传播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铸就一条心中的丝绸新路。